發表於 2025.02.20 21:11
現今主流投影技術分為三大類DLP、3LCD、LCoS,三大技術各有優勢,當中又以DLP和3LCD的發展時間更長,在市場上擁有穩固的地位。
數位光處理 Digital Light Processing(簡稱DLP),該投影技術最早由德州儀器(Texas Instruments)開發,當中高度精密嘅核心元件DMD (Digital Micro-mirror Device)數位微反射晶片就係由德州儀器生產並被各個製造商廣泛採用。DMD是在半導體晶片上設置一個由微鏡片所組成的矩陣。在數位驅動訊號控制下,每一個微鏡片都能夠迅速改變角度,從而控制投影畫面中的每一個像素。
投影原理:光源->通過色輪(分光-最基本會由光源分出紅、藍、綠三色光)->DLP電路板(通過DMD進行顯像處理)->投影鏡頭->投影幕
DLP投影機一般採用密封式光路相對防塵,尺寸亦較小。DLP技術明暗對比度高、像素緊密、開口率較高,所以畫質亦更細緻清晰,與單LCD/3LCD對比,幾乎無顆粒感。可惜色彩還原能力上相對不足,技術上主要依靠色輪和DMD晶片配合,所以市場上亦有3DLP嘅高端機型去彌補不足,當然3組DMD晶片意味著更高昂的價格。
DLP常見品牌:ViewSonic, BenQ
3片式液晶顯示 Liquid Crystal Display(簡稱3LCD),該技術是由日本投影業龍頭EPSON公司於80年代所研發,並於1989年推出第一部3LCD投影機。3LCD係結合液晶顯示與投影嘅產物,採用3片式HTPS(High Temperature Poly-Silicon) LCD液晶色板,進行彩色投影。
投影原理:光源->分色濾鏡(透過2片分色濾鏡分拆出三原色光)->三色光分別通過對應的LCD面板->聚光稜鏡(聚合成像)->投影鏡頭->投影幕
受惠於3片郵票般大小的LCD面板,3LCD投影提供廣寬色域,色彩鮮豔飽和,投影影像清晰,細膩柔和。在光亮控制上,亦比較穩定流暢。但明暗對比度及體積上就相對遜色。而且由於結構上LCD液晶單元間會有不透明線條用於信號傳輸,所以當靠近螢幕時容易發現像素邊框造成的顆粒感,在低解析度LCD面板上更為明顯。
LCD常見品牌:Epson, Yaber
矽基液晶 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(簡稱LCoS),以3LCD作基礎發展,整合了半導體和液晶製程的技術。與傳統LCD穿透式投射不同,光會從LCoS後方薄膜反射並再次通過單元,有效提高光利用率。其投影質素遠高於DLP和LCD,擁有驚人4K投影畫質,是反射式液晶投影機與背投影電視的關鍵技術之一。
投影原理:光源->分色濾鏡->3原色LCoS(通過液晶再進行反射) + 通過稜鏡再重新組合->投影鏡頭->投影幕
LCoS優點在於色彩、亮度、光效率和高解析度等方面的優勢。不過LCoS投影機體型龐大,加上價格高昂,不一定適合每個家庭。
LCoS常見品牌:SONY, JVC